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35|回复: 0

【科普】伊大科学家新发现,全球气候记录校正有望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19-7-9 0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查看公众号选择关注请点击右上角按钮更多精彩内容

  Contact Us新浪微博:UIUC_CSSA邮箱:uiuccssaprad@gmail.com

  欢迎来稿至uiuccssa15pr@gmail.com,投稿相关问题请回复‘文稿’提取详细说明或私信主页君

  利用最新开发的地质技术,伊大科学家们发现了利用微孔珊瑚骨骼的形成历史,微调用于进行全球气候预测的记录。这项新发现日前发表在《海洋科学前沿》杂志上。
1.jpg
自左依次为显微镜专家Mayandi Sivaguru,Kaitlyn Fouke,地质学家和微生物学家Bruce Fouke,Kyle Fouke,Lauren Todorov

  研究人员说,在超过5亿年的时间里,通过骨骼中记录钙、锶和氧同位素的比例,珊瑚被动地跟踪海洋表面温度的变化。珊瑚骨骼是由碳酸钙矿物构成的,它们像树木年轮一样生长,在温暖的季节增加了锶和较轻的氧同位素。气候科学家利用这一过程来跟踪海平面温度的变化。
从Myrmidon 礁采集的活微孔珊瑚的骨骼钻取的岩心样本。

  然而,领导这项新研究的伊利诺伊大学地质学和微生物学教授布鲁斯·福克(Bruce Fouke)说,这种气候跟踪技术并非没有缺陷。福克说:“我们可以把基于珊瑚的海洋表面温度记录与使用温度探测器所做的记录进行比对。值得注意的是,珊瑚记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准确的,但也有一些情况,测量值偏离了多达9摄氏度,这需要被纠正。”
Bruce Fouke和Kyle Fouke在水下10米深处取样

(距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岸124公里的Myrmidon礁)

  为了验证这一点,研究小组从生活在澳大利亚海岸外大堡礁水深10至100英尺处几百年的活微孔珊瑚骨骼中采样。
该团队从Myrmidon 礁的多个水深处采集样本 - 这里的深度约为100米

  科学家们利用广泛的光、电子和x射线显微技术技术发现了大量不同的文石结晶历史,从骨骼生长的季节性变化到可能每天甚至每小时发生的小规模过程。
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了构成微孔骨骼壁的文石的晶体生长历史

图像横跨200微米

  研究小组通过将其数据与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微孔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的钙、锶和氧同位素的化学混合模型整合,创造了第一个可靠且可重复的校正因子,它决定了成岩蚀变对海洋表面温度测量的误差幅度。
偏振光图像显示了空隙中成岩和骨壁文石的生长历史

图像横跨150微米

  美国宇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海军研究办公室和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支持了这项研究。

  内容转自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Illinois)官方公众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IUC CSSA BBS |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论坛

GMT-5, 2024-6-28 06:14 , Processed in 0.02579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 2010-2050 UIUC CSSA BBS 伊利诺伊论坛

管理员邮箱:uiucer@126.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